深化“平安校园”建设活动现场考评内容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  发布时间:2010-11-03   动态浏览次数:596
一、学校深化“平安校园”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创建工作。如该校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的,由后勤服务单位负责人参与汇报。
二、检查文件、资料、台帐:
1、深化“平安校园”的组织机构,工作计划;
2、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记录(每学期二次的专题研究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、每学期三次的《学生思想动态研判》、每学期至少一次的《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工作》、每学期一次的《校园安全稳定月度工作重点》、每学期一次的《深化“平安校园”建设工作总结》);
3、深化“平安校园”建设活动责任书;
4、保卫人员名册、辅导员名册、安全信息员名册、心理兼职人员名册、网上管理队伍名册、网上评论员名册、志愿消防队员名册;
5、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的演练记录和消防演练记录;
6、开展安全和法制宣传的工作记录;
7、校园及周边安全检查记录(不少于四次)
8、值班记录(门岗、监控、消防、配电房、中层干部值班记录、学生处,保卫处值班记录、保卫处日检查记录、保卫处日志、保卫处会议记录、部门综治记录);
9、外来人员登记、管理记录;
三、查看制度建设:
1、安全保卫制度(7类):门卫、巡逻、危险品储存管理、重点部位(场所)保卫、学生生活区保卫、出租房、外来人员管理、外来务工人员管理、外居学生管理;
2、教学安全制度(5类):教学、实验、校外实训、社会实践、组织学生外出活动;
3、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:(2类):学生活动审批、学生公寓各项管理;
4、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(4类):网络干预制度、论坛、讲座管理审批制度、横幅审批
5、消防安全制度(9类):教学区、学生生活区、实验室、锅炉房、油库、高配房、机动车辆库房、防空地下室、食堂;
6、卫生安全制度(6类):环境、防疫、食堂、饮食服务人员(包括商铺、饭店)、食品采购、紧急救护;
7、交通安全制度(3类):校园交通安全管理、校园车辆停放、通行及交通安全标识设置规定;
8、应急机制(5类):处置重大突发群体事件预案、处置火灾预案、处置反恐预案、处置学生伤亡事故预案、学生实习预案(如台风、房屋坍塌、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、网络舆情预警);
9、心理健康教育(4类):心理咨询制度、相关课程、心理健康活动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按浙江省高等学校“平安校园”评估标准规定的指标内容进行检查或抽查。重点是:
一、随机抽查一幢学生公寓:
 (1)查看辅导员工作的到位情况;
 (2)学生公寓安全保卫工作到位情况(报警点、主要通道监控点、接警和治安管理人员是否适应管理要求,保卫工作是否正常、法制安全宣传是否上墙);
 (3)学生公寓管理规范、学生守纪情况;
 (4)消防等安全设施到位情况、学生或有关人员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;
 (5)校园、食堂、学生公寓、务工人员宿舍无违章用电、用火现象;
(6)其他安全隐患情况;
二、检查校园安全情况:
 (1)查看学校法制安全宣传是否上墙;
 (2)校园车辆停放、通行情况是否良好,交通警示标志是否到位;
 (3)随机抽查5个学生,了解他们对本学期学校组织的安全、法制教育知晓情况;
 (4)随机抽样1个班级或50名学生,了解他们在校学习、生活的安全感情况;
 (5)检测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情况:从校园或生活去某处(随机、随时)发出指令,求证保卫人员(至少1人)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;
 (6)报警及监控情况;
 (7)卫生情况;
 (8)心理咨询中心制度是否上墙;
 (9)保卫处资金安排(09、10年)
 (10)重点区域、重点时段
三、抽查重点部位(不少于3处)安全防范情况:
 (1)重点部位指:学校正大门、主要通道、实验室(包括带有机密性质的实验室)、危险品储藏室(包括有毒、有害、有放射性、易爆炸物品等储藏室、教学楼、贵重仪器室(包括在10万元以上的教学电脑、教学科研仪器室)、大会堂、行政楼(包括财务室)、饮用水源、油库、车库、变电所、食堂等;
 (2)查看值班、巡逻、监管;
 (3)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有效、消防标识是否张贴齐全(教学区、图书馆、公寓、实验室、锅炉房、油库、高配房、食堂;
 (4)技防设施落实和运作情况;
 (5)随机抽测所在部位的教师或员工,考核他们对该部门安全制度了解、职责和工作落实的情况;
 (6)是否存在其他安全隐患。